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链融合发展

来源:湘潭在线

阅读:75次

发表时间:2023年12月12日

今年1—10月,全市49家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链规上企业完成总产值234.08亿元,同比增长15.61%,税收同比增长129%,完成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9.1%,期末从业人数同比增长9.9%。龙头企业吉利汽车完成整车产量9.38万台,实现产值107.79亿元,增长21%;拓普、威孚、容光、双建、天汽模汽车产值增长翻倍,地通、浩润、俱进产值增速50%以上……

这组振奋人心的产业数据背后,既离不开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在湘潭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民建湘潭市委会等提交了“聚焦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链融合发展 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案,为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图片

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施工现场

一直以来,密切联系经济界都是民建界别的特色优势。在充分调研后界别委员们发现,我市上游有湘潭电化、湖南裕能牵引驱动,下游有桑顿新能源、湘潭吉利汽车龙头带动,形成了具备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链,且湘潭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集群已成功入围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然而,对比先进地区,该产业链还存在特色不够鲜明、配套协作能力不强、产业生态圈不优、承载能力和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委员们从研判及明确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链发展重点领域,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抢抓城市群发展机遇,全面推动产业跨区域协作;发展创新型平台组织,提升融合发展承载能力;制定靶向性产业政策,加强要素保障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提案提出后,市委书记刘志仁,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提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益导向,力争2024年实现千亿目标,真正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群。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部门单位和园区认真对待,积极采纳委员意见建议,扎实改进工作,全力推动产业链发展。

“提案着眼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立足湘潭实际,前瞻性、专业性、可行性强。”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提案建议中的先进储能和新能源全车电池领域、汽车产业电机电控电传动领域以及汽车电子、智能网联领域等3个重点,市发改委深入研究分析,积极推动发展方向、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项目入规入局。同时,发挥各类机制优势,进一步加强市内外区域配套协作,并积极支持和指导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创新水平。

市工信局则严格执行提案办理有关要求,加强与民建湘潭市委会的沟通汇报,将提案的意见融入到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之中。同时,按照“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的工作思路,会同市发改委、湘潭经开区等部门和园区,狠抓补链延链强链,努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今年以来,湘潭经开区继续大力支持整车企业发展,完成了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产业规划编制,科学谋划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方向和路径,系统规划了园区上、中、下游产业层次。同时,持续做强整车“链主”,龙头企业吉利汽车拟在现有基地通过技术改造扩产扩能新增一款“吉利银河”系列车型,博雷顿矿卡总部项目第一台试验车已下线。吉利LCV等项目加速建设,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强力推进,产业城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锚定全市培育新能源和汽车千亿产业链的目标,今年,湘潭高新区坚持在专业园区打造、项目招引、企业梯度培育、企业智改数转等方面着力,积极引进培育新能源和汽车企业,做强做大产业集群。目前,园区聚集了重点企业配套商屹丰汽车湘潭基地、新能源汽车电磁线金杯电工、新能源汽车电源黏合剂生产商高瑞电源,以及中小型配套企业金远东、湘和汽车零部件等企业17家,年营收35亿元左右。

图片

吉利汽车

近年来,雨湖高新区新能源材料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今年,该园区积极扩大现有正极材料产业优势,吸引提升储能材料研发能力水平,延链拓链补链,着力打造省内最大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同时,通过积极主动和湘潭经开区对接,与吉利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配套协作,重点在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电池装备制造、电芯等领域,形成上下游协同、差异化配套关系。雨湖高新区在推动与湘潭经开区汽车产业联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机遇与挑战并存,信心与希望同在。聚焦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全市上下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开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