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效率是如何刷新吉利纪录的

来源:湘潭在线

阅读:83次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4日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的湖南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擂响了集中精力抓招商、拼经济、促发展的战鼓。会议指出,“既要重前期招引又要重后期服务”。

观潮君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大项目遇上“责任男”的故事。

故事的两位主角,湘潭市和吉利汽车,属于“第二次牵手”,其效果让很多人刮目相看——湘潭效率刷新了吉利纪录。

这个大项目是如何落地的?这项纪录是如何创造的?观潮君为你细细道来。

       二度牵手

      龙年春节刚过,位于湘潭经开区的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总装车间里,已是热火朝天。

25天签约,4个半月完成窗口指导,一年建成投产……2023年12月21日,首台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超级VAN”在这里下线。

吉利商用车集团董事长周建群评价:“这是吉利在全国合作项目中最高效、最顺利的一个,湘潭效率刷新了吉利纪录。”

一个大项目,从谈判、签约到建成投产,中间需要各方长时间协调磨合,打破重重壁垒。而吉利新能源LCV项目在湘潭实现了“一年投产”。

观潮君发现,项目落地“丝滑”,一年就投产的背后,有政企双方经长期磨合产生的默契,有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担当,更有湘潭市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决心和毅力。

图片

▲2023年12月21日,首台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超级VAN”在湘潭下线。

这次吉利新能源LCV项目落地,是吉利与湘潭的第二次“牵手”。

早在2005年,我国汽车工业方兴未艾,湘潭九华一带也还是待开发的处女地。吉利的毅然选择,让湘潭经开区的发展如虎添翼,也成为湖南“汽车之城”崛起的星星之火。

建工厂、搞研发、投教育……十九年后的今天,吉利湘潭基地在两个整车厂、本科加高职两所院校的格局下,形成了集乘用车、商用车、教育、汽车零部件、汽车销售服务等于一体的战略性生态产业群,累计完成总产值超1982亿元,带动形成了拥有79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为主体的千亿级汽车产业生态体系。

2023年,湘潭吉利营收、利税再创历史新高,有望成为继湘钢之后的湘潭第2家千亿企业。

图片

▲吉利湘潭基地生产车间。

事情还得从2022年说起。

当年6月13日,吉利集团在董事长李书福的推动下,LCV项目选址正式提上日程。

得知消息后,湘潭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专班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一场争夺发展机遇的“战役”就此打响。

兵贵神速。2022年7月7日,仅仅25天时间,双方就草签了合作协议,吉利全新智能LCV生产基地和销售总部确定落户湘潭。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据预测,达产后,该项目将实现年产能15万辆LCV车型,年产值26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左右,未来十年缴税将超80亿元,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

吉利新能源LCV项目,被列为2023年湖南省十大产业项目之一。

对于湘潭打造的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来说,这既是首期项目,也是园区持续快速发展的“定海神针”。

项目敲定后,湘潭迅速形成以市长月调度、副市长双周调度、经开区主要领导每周一调度、经开区分管领导实时调度的工作机制,周密部署、挂图作战,全市上下全力为项目落地营造优良环境。

项目推进期间,市委书记多次带队到项目现场“督战”,为项目建设把脉问诊,并在2023年除夕与加班工人们一起用工作餐,为项目建设加油鼓劲。

市长以及分管市领导先后召开调度会、专题会52次,妥善解决了土地报批、资产收购、环评、项目融资等问题。

……

这一系列的直面问题、主动作为,无疑是项目顺利落地的根本保障。

“速度+创新”做好服务

      吉利新能源LCV项目和其他项目一样,在落地过程中并无捷径可走。

首先,生产资质是项目落地的第一道难关。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难题,湘潭市工作专班与吉利团队并肩作战,迅速在全省范围内寻找资源,并在11天内完成了对长沙梅花汽车的收购。

在此基础上,多位市领导频繁往返于北京与湘潭之间,历经12轮沟通协调,仅用四个半月,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

这一程序的完成,既贯彻了国家关于“引导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又解决了吉利LCV项目生产资质问题,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最关键的要素保障。

湘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项目是自2021年以来,全国汽车行业历时最短的批复项目。

图片

▲湘潭经开区一角。

爬完一坡,又过一坎。总投资超70多亿元的吉利新能源LCV项目,融资渠道在哪里?

这一步,湘潭并没有走平台公司的“老路”,而是引进中铁建投资集团,湖南财信专业方案全程支持,建行农行参与,在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的情况下,完成了资金的筹集。

对此,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这是“实现地方政府与产业、资本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

钱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实现高效用地?

两年前,因母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湘潭经开区内的通瑞汽车土地、厂房一直闲置。

湘潭市通过公开竞买的方式,将其闲置的244亩土地、6.75万平方米厂房处置给吉利新能源LCV项目公司,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为项目节约了大量资金。

“汽车之城”向未来

      汽车产业具有链条长、创造就业和税收多、带动创新能力强等特点,是各地发展经济的心仪之选。湘潭也不例外。

自从吉利汽车首次牵手湘潭,“汽车之城”的发展蓝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悄然展开。

经过十多年发展,湘潭汽车行业已形成以吉利汽车、湖南远程为龙头,聚集舍弗勒、麦格纳、拓普等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配套企业,涵盖汽车研发、设计、检测、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教育培训的全产业链条。

同时,湘钢的汽车用钢、特种用钢等新产品相继投产,湖南裕能作为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已成功上市,吉利新能源乘用车、神盾电池两个项目迅速落地……在湘潭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已然成熟。

图片

▲今年1月,吉利汽车在非洲阿尔及利亚开设首店,吉利汽车成为湖南首家实现整车出口阿尔及利亚的企业。

目前,湘潭市正瞄准全省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湘潭经开区,按照“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发展模式,凭借相对完备的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链,坚持“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打造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

作为老工业基地,湘潭拥有36个工业门类;在14所高校的近20万在校学生中,每年培养汽车专业人才近万人;湖南华研实验室有限公司建成了发动机、电机、电池、动力总成和整车等各类型实验室16个……可谓是产业基础坚实深厚,科教资源蓬勃兴盛。

未来,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的路怎么走?

去年底召开的长株潭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会暨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上,湘潭市表示,将积极与长沙“老大哥”和株洲“老兄弟”共同对内互济、对外抱团,加速延伸产业链条,持续强化协同创新,不断提升配套水平,加快打造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思其始,而成其终。

湘潭“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正努力在全省推进“4+6”产业集群升级、高质量重塑汽车产业新格局中,勇挑大梁。

附件: